欧式电动葫芦凭借材料革新、结构优化和智能适配等优势,实现了起重设备的轻量化突破,同时兼顾高效、安全与低耗等性能,正引领轻量化起重新纪元,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:

材料创新奠定轻量化基础
欧式电动葫芦摒弃了传统起重设备厚重的铸铁等材料,大量采用轻质高强度材料。比如起升电机外壳用铝合金拉制而成,既减轻重量又提升散热性能;减速器壳体同样选用铝合金,兼顾了轻量化与防腐蚀特性。此外,其导绳器采用耐磨性强、自润滑好的工程塑料,吊钩等部件遵循德国 DIN 标准打造紧凑结构,在保障强度的前提下更大程度削减冗余重量,相比传统电动葫芦,整体自重可大幅降低。
结构优化实现紧凑化与减重双赢
该设备在结构设计上尽显巧思。一方面采用一体化与模块化设计,将起升电机、减速器、卷筒和起升限位开关整合为紧凑结构,运行机构则是 “电动机+减速箱+走轮” 的三合一结构,减少了部件间连接冗余,还降低了维护成本。另一方面创新布局与部件设计,像 NDP 型采用卷筒与电机平行的并联 C 型结构,极限尺寸大幅缩小;同时用特制反滚轮装置替代传统笨重配重箱,双梁小车架采用双边驱动,既保证运行稳定,又进一步减轻自重,其轮压仅为普通行车的 60%-80%。
轻量化兼顾高效与准确作业
欧式电动葫芦并未因轻量化牺牲作业效率。它采用德国进口的双绕组鼠笼式变极电机等,能实现 1:6 的快慢速比,部分型号起升速度达 5/0.8m/min,运行速度通过变频调速可在 2 - 20m/min 间无级调节。这种设计让吊运时物品摆动小,定位准确,既能快速完成大批量物料吊运,也能安全吊运精密贵重物品。相比传统固定单速起重设备,它不仅缩短了作业周期,还降低了启停时的冲击,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。
轻量化降低综合使用成本
从长期使用来看,其轻量化特性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。在基建方面,因自身重量轻、轮压小,对厂房承重要求降低,新建厂房时可降低建筑高度,节省基建投入;在能耗上,轻量化减少了设备运行时的能量损耗,搭配启动电流小的电机,进一步降低了用电成本。而且它采用免维护设计,如制动器制动次数可达 100 万次,减速器在安全使用周期内无需换油,大幅减少了维护时间与费用。
轻量化下的安全防护不打折
其安全保障体系十分完善。配备电子式过载保护器,当钢丝绳拉力超 105%额定值时,会自动切断起升回路;齿轮传动式限位器能在吊钩达极限位置时可靠停机。部分型号还可选配安全监控器,可实现电机过热报警、刹车片厚度报警等多种功能。此外,双碟电磁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不小于电机额定扭矩的 1.8 倍,断电自动闭合防止负载滑落,这些设计让轻量化的设备在起重作业中安全性能拉满。